三十七节 四妾公

几根杨树枝交错一捆而成的院墙,院墙上爬满绿的葫芦蔓儿,一朵洁白的葫芦花儿掩藏在一片翠绿叶蔓中,淡雅亮。

灰衣老者头顶角髻,髻上一根漆黑骨簪,黑须飘然,神悠然。

唇边笛儿通体一片黑黝黝的,非竹非玉,质地倒似是一支铁笛儿,清脆悦耳的笛声,在暮中悠扬飘。

“两位小友从何而来?”一曲奏罢,灰衣老者扬声问道。

司马雪抢先应道:“小道乘兴而来。”

“小道姑好俊雅,既然到了堡中,便进来坐吧。”灰衣老者邀请道:

远街道上传来一片嘈杂之声,一伙人担着一付翠竹担架,抬着一名青年男子,从远匆匆奔来。

“四妾公,少公子又发病了,快喘不上气了。”一人在远外高声喊叫,一伙人行到近,翠竹担架上的青年男子长发凌乱,脸部枯瘦灰黄,口角出一丝丝口涎。

“这个孽子,是不是又服食五石散了,这可如何是好?”四妾公抓着笛子,有些不知所措。

一名皂衣男子说道:“四妾公,快想办法,救人要紧,少公子憋得快喘不上气了。”

“这可如何是好,这可如何是好,只能先抬到吴县城中找医师大夫了。”四妾慌了神,连连搓手道。

自汉朝以后,一直到晋室偏安江南,天下乱世已久,人命朝不保夕。

晋人不论士族庶族,门弟高低,大多今朝有酒今朝酒,不问明日生与死,饮的除了酒水外,还有“五石散”。

“五石散”,乃中药散剂,由石钟r、紫石英、白石英、石硫磺、赤石脂,加辅料制成,原是给伤寒病人治病用,最早却被由魏朝附马何晏用来提神壮阳。

服食五石散后,体火气燥动,必须立刻“消散”,否则必死无疑,消散的规矩极多。

一不能静卧,二要不停走,还要穿薄衣,吃冷食、吃大量的冷食,以凉水浇体,大多喜寒,唯一需要大量饮热酒,而且酒质越醇越好,绝对不能饮劣酒。

五石散价格不菲,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,能服五石散,是一种权贵身份象征,虽有命之忧,却总有喜欢出风头的青年男子趋之若鹜。

高恩华在建康时,便时常见到因服食“五石散”后,行散不力而倒毙的士族子弟,也见过服食“五石散”后,药力发作,挥剑满街狂砍,嚎陶大器之辈。

吴县城到坞堡约有十余里程,翠竹担架上的青年男子面一片酱红,腹不停的急速痉挛,好似随时都能断气,莫说抬到吴县城,能不能抬出坞堡大门,也犹未可知。

“此乃消散不力症状,且让贫道试试。”

高恩华手拢虚掌,施展太玄诀灵力,指掌间青芒缭绕,“啪”的一声,拍在青年男子的部。

青年男子口一张,“噗”的一声,吐出一口臭浓痰,呼吸立刻渐渐平顺起来。

“多谢仙道施救,快快向里面请。”四妾公欣喜道:

“四妾公且莫,先救人要紧。”高恩华谨慎起见,先替青年男子切了脉,又解开男子上衣,仔细查看。

“孽子病况如何?”四妾公询问道:

高恩华摇头道““令郎服食五石散过量,消散不及时,此刻五焚,血不华实,如不控制,恐将危极命。”

“仙道,孽子可还有救?”四妾公又开始担心起来。

高恩华摸出几粒丹药,说道:“此丹只能保令郎一时平安,如不戒服五石散,终有一日,神仙难救。”

“仙道好似喜闻音律,如不嫌弃老朽陋室寒屋,愿备下薄酒,与仙道温酒长谈。”四妾公接过丹药,垦求道:

司马雪在旁边转来转去,一直听两人说话,话问道:“老先生号称四妾公,为何只见公,不见四妾呢?”

四妾公指着院中的柳、桃、竹、杏四树,笑道:“小道长有所不知,老朽的四妾乃柳、桃、竹、杏等。”

“道长大叔,此地离太湖颇近,明日正好去太湖修练水遁术,今晚就在老先生府上听笛度好不好?”司马雪扯了扯高恩华的袍袖道:

四妾公在一边诚恳邀请道:

“今天若非仙道长循笛声而来,犬子可能不保。老朽家中恰有刚捕来的太湖白鱼,留下来尝尝鲜吧。”

高恩华见四妾公盛难却,司马雪又充满好奇的模样,只得点头应允,随四妾公进了院墙。
本章已完成!《逐鹿江南》 最新章节三十七节 四妾公,网址:https://wap.xoyo100.org/45/45917/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