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:暗潮(高殷)17(1/2)

< ="">< ="250"><>“明白。但是刚才那个厉害大官,不是说不准其他曹凑热闹么?”熙和向县衙大门口的方向努努嘴,好心提醒年轻的皇帝。

“那个官?哦,陈成啊,他只是正六品下的开封典签,县令的副手。没事,不用理他,”高殷活动一下肩膀,好把松松垮垮的棉布料给伸展开,“他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,对上那些贡生,恐怕自都难保,哪里有余裕去操心旁人。”

事实证明,高殷总算是预料对了一次。当三人换好书吏装束,大摇大摆地跨过正门门槛时,陈成、梁源这两个穿深绿袍的六品官,早被成群结队的子寺贡生,骂的灰头土脸好似小孙子一般。

“赃官!平日里助纣为,竟还有脸面,在此宣讲仁义道德!”一个脸一直红到耳朵根,绉直裰彩光闪烁的年轻书生,“哗啦”一声把石子砸到台阶上:

“恬不知耻!还不滚蛋!”

虽然激动的有些破音,但他的尖细嗓子,仍旧带着孩童时期的残留。高殷一下子就听出来,这家伙就是三月苑三间的那个稚嗓子,也算是人一个,如此来看,其他那几位翩翩君子,应该也就在——

“滚蛋!滚蛋!统统滚蛋”

“不要绿青蛙!绯红袍子快出来!”

“出来!出来!管事负责的滚出来!!”

“是男儿就当面回话!大丈夫莫做缩头龟!!!”

“季越!喊的就是你,季越!季大使君,怎个还不出来!!!”

……

高涨的音浪淹没了石狮,淹没了台阶,仿佛要把聚在正门的县衙官吏,呼啦啦地尽数冲走。管京师谕的祠曹从事,捂住脑袋扭头便跑,梁源、陈成两人齐上都拉不住,若不是四名八道巡兵及时出棍弹压,台阶上的书吏真有集体崩溃的可能。

高殷握住熙和的小手,悄悄地靠在了石狮子的须弥座上。他同时也没有忘记提醒田鹏鸾,让这位侍千万别往第一排钻。直面贡生怒火这种事,不是他们这些看热闹的人应该做的。皇帝的度很明确,贡生们爱怎么蹦跶就怎么蹦跶,陈典签和梁县丞爱怎么狈就怎么狈,维持秩序是这两位六品官的职责,镇不住场面那是他们无能,别指望其他人伸手帮忙。

而高殷,要做的便是冷静观察。他看到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,从左到右延了至少五十步,几乎要填整个视野;他看到被贡生们高高抬起,宛如灯塔般人瞩目的孔圣牌位。“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”,这十个转笔圆滑的篆体大字,闪现出令人难以直视、宛如熔一般的耀眼亮光。

用整块檀香木雕刻而成的牌面,即便不带底座,全高也达到了五尺。自前晋重建子寺以来,贡生们对孔子的供奉,已经持续了整整三百年,日不息的虔诚香火,早就将牌位染成了古朴的红褐。在学校的时候,这座神位仅仅只是单纯的祭祀工具,但现在它却被抬到了开封县衙,成为了书生们用来彰显意志的z旗。

稍小一些的亚圣孟子牌位,在十步开外谦逊地衬托着衍圣。熊熊燃烧、直径三尺有余的八瓣覆莲火坛,照亮举牌人狂热而欣喜的面孔。所有这些贡生,无一例外地有着离眼神,无一例外地从口中喷出酒浆气息。他们已经用辣水消去了万古愁,又在群体亢奋当中将心智融为一体,不管冲击衙署而是殴官吏,只要带头人振臂高呼,那都是瞬间就会发生的事。

高殷的掌心开始渗出汗水。他想起了一些极其不快的记忆片段,政那天的景象开始慢慢浮上心头。但他并不害怕,因为贡生们的队伍当中,已经混入了剑备的悉面孔,手矫健的斥候也早已占据了制高点,在围墙、屋顶与大树树梢做好了z斗准备。只要聚集人群有失控的迹象,他们立刻就会瞄准贡生首领的脚边,毫不犹豫地鸣铳示警。

不过,在心深,高殷还是不希望事走到这一步的。发生在京师的血事件,能免就一定要免,再者说了,这些贡生虽然一点也不讨人喜,但好歹有勇气向开封县令请愿,这就充分证明,他们并不是只会虚度光阴的败家子,多少也能办点正经事。今天,要是季越既能把贡生们劝回子寺,又能把小市等地的烂摊子一并收拾好,那高殷不仅不会再追究他的过失,还会奖励拔擢他的尚书省都官尚书。

潘美,对,那位都官尚书叫做潘仲询,朕记得,他好像已经在任上干了十来年了?自从老尚书封隆之告病,都官尚书就一直是他,当举荐此人的,似乎是——

“咚——咚——咚!!!”

锣鼓齐鸣,号角响,十多名衙役高举彩旗、长枪、水火棍棒,活像陀螺一样从生死二门同时滚将出来。他们断了高殷的,这点毫无疑问,不过,对这些仪仗人员来说,高殷、熙和与田鹏鸾不过是台阶上的三个挡书吏,爱怎么生气就怎么生气去,哪怕怒发冲冠也跟他们没关系。

在衙役后缓缓踱步的那位官员,才是他们的天、他们的地、他们命运的绝对掌控者,要是没有办好那位使君吩咐的事,让他的出场失了气势,那这些衙役不仅会被严惩,甚至有可能会被丢进南监……“让开让开,都让开!赶紧让!”衙役领班亲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熔流》 最新章节第六章:暗潮(高殷)17,网址:https://wap.xoyo100.org/367/367309/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