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种田种出个雍郡王(1/2)
在各位上进的皇子们抢占索额图的剩余势力时,四爷这个差等生在研究今年的水稻亩产和去年的产量变化。
去年好水好田好天气,亩产收获接近4石。
今年京郊和河北各地十几个庄子收获平均只有3石,大约500斤左右。
那些稍微远一点的靠人力和水车灌溉的收获比较少,2石多一点,大约360斤左右。
这也就证明稻谷在北方有河流经过之地也可以种植了,只不过亩产会相对少一些。
可即使少成这样,也比目前北方种植小麦平均亩产才108斤,要多了两倍多了。
“……可是靠近水源地的几个田庄完全没有变化,而且还研究出了自制农家肥的培育办法,这几块田产量还略微提高了一点儿”!四爷激动的看着统计出来的数据,眼睛闪着激动的光芒。
这时的四爷简直就像个单纯的农业种植专家一样,对于一点点的增产就能激动的语无伦次。心无旁骛专心对待着田里的收成数据。
李恬也高兴,附和着四爷说道,“那可真是太好了,四爷,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!到时候饿肚子的人会少很多了”,再也不会动辄几万、十万的人饿死了。
今年可没有灵泉加持了,那就证明去年收获的稻种,“高产”的这一性状并没有退化,被保留了下来!
古代引起人口大量消亡的三大因素,战乱、饥荒和瘟疫。
如果高产水稻推广开来,就能减缓饥荒这个持续性的大问题了,简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伟大创举了!
当然肯定比不上袁爷爷对全世界人类的伟大贡献,可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不世之功了。
四爷激动的手都在抖,甚至眼眶有点发红。但是还是强压下内心的激动,镇定的对甜甜说,“我要进宫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皇阿玛。可以推广了!水稻可以在北方种植了!”
李恬提醒四爷,“去吧,带上咱们种的新稻米给皇上煮来吃吃看,口感会不会有什么不同”?
四爷进宫之后发生的事情李恬不知道,可是没过几天,四爷却突然被升了爵位。变成雍郡王了!
历史上可没有这个事情,四爷是从贝勒爵位直接升为亲王爵位的。
而且时间早了5年!
李恬看着一脸镇定,新鲜出炉的雍郡王。“王爷,妾身突然觉得不太真实一样,称呼您做王爷还有点不习惯”。
突然一个郡王砸到了头上,不过这和四爷即将要做的贡献比起来,真是不值一提。
年俸翻了翻,现在年薪是5000两银子和5000斛禄米了,田庄和矿山铺子比贝勒又多了一倍。
四爷笑了,“你喜欢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,王爷不过是给外头人叫罢了”。
李恬眨巴着眼睛,难道我叫你胤禛也可以?
古代叫别人全名,是非常不礼貌不客气的叫法。除了长辈会叫全名,一般称呼爵位,或者排行、字号,不会直呼其名。叫你名字等于是骂你。
“那我还是叫您四爷,叫您王爷我感觉怪怪的。”等您做了皇上,我还要争取这个福利,李恬先埋着个伏笔。
“行啊,不过你还要习惯自己的封位。很快礼部的册封仪式就下来了,我已经上了折子,为你和福晋请封了。”quai.c0m
李恬笑嘻嘻的郑重其事感谢四爷。“妾身多谢四爷,为我们娘几个争取的福利。”
自己身份高了,孩子们自然也会水涨船高,以后的爵位也会跟着升一升的。
大清不像大明,皇子们爵位当然肯定都会有,不过十二个等级有高低之分罢了。
可是爵位不管高低,都只有爵位没封地,对应的待遇比大明的皇族少了很多,各个皇子争夺爵位也就异常惨烈。
是当个人上人还是当个闲散宗室,就看自己努不努力了。争到了高位,以后代代享福,争不到就越来越边缘化了。
清初皇族不多,还没有降等袭爵的制度,都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爵位。其他儿子也都有相应不等的有皇室爵位分封。
不过乾隆中期后,皇室生的越来越多,国库支出越发庞大,上位者自然也就开始找借口降等了。
四爷获封郡王爵位,这事来的这么突然。不亚于在这个表面平静的湖水里投下了一个石子,本来还暗流涌动的水面变得有点扑朔迷离了。
直郡王和老八又聚在一起,“你说老四这人,哥哥我看不懂了。他真没那个想法”?
老八胤禩也觉得先放一边,起码不要树敌。“四哥不管有还是没有想法,咱们不能树敌太多。他要是不再帮着太子爷,对咱们反而是好事儿。”
众兄弟也是看不透老四这人,从来不显山不露水的。别人都有个兴趣爱好,这人的喜好却偏科严重。
老大差不多是把争夺太子位刻在脑门上了,老八跟着老大看着也是支持老大的。
其他兄弟们爱好个美人或者钱财的都有,就老四真是奇葩。之前研究佛法能研究的连皇阿玛都担心他要出家,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清穿好孕:贵妃娇媚,四爷动心了》 最新章节第150章 种田种出个雍郡王,网址:https://wap.xoyo100.org/270/270847/1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