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6章 裁撤(5/6)

的障碍,这会使得今后很能只靠着天子的宠幸就进入两府,同时,又严格规定了任期等限制,早早规范避免出现权相的可能。

宣旨官宣读完诏令后,杨素与苏威一起请辞相位,同时请辞的还是枢密院中的韩僧寿,皇帝一一批准。没有再玩三辞才准的谦虚游戏。

朝会过后,易风在延英殿召集诸位宰执们议事,杨素、苏威和韩僧寿三位虽然请辞已经批准,不过还有交接工作。他们还有三个月的交接期,因此三个月后他们依然还是宰执。

“我有一个计划,准备撤州复郡,撤掉目前的三百余州,复设郡治,通过并省。最后在全国设立一百九十余郡,且在县以下设立乡,由朝廷的地方选派吏员管理乡村,形成省郡县乡四级制。各省级别与朝廷中央的各部相同,而郡比原来的州级别要下降一些,为五品,县为七品,乡由吏员管理,流外。”在隋初,曾是州郡县三级,全国有五百多郡,不少郡只领一两个县,郡的管理幅度过小,使其显得多余,与州几乎重叠,因此文帝后来改革,废除了郡,并省了一些州,形成了如今三百余州一千二百余县的行政区划。可中央朝廷直接管理三百余州,这明显又相当的困难,最后又因此先后设立过行台省和总管府,这些新设立的机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。易风即位之后,立即把总管府废除了,之后在州上设立了省。这一制度推行不到两年,但效果不错,可现在皇帝又要废州设郡,大家都有些不太明白了,这有什么意义吗?

易风当然不会吃饱了闲的无聊,皇帝政策上每一个举动,其实都是大有深意的。

撤州复郡,并不那么简单。首先,原来隋初时郡有五百多个,但如今复郡,却是要在天下复设一百九十余郡,这可不是简单的复郡,而是差不多减少了一半以上的郡。甚至原来朝廷有三百余州,现在撤州复郡,使得在省与县之间,由三百余州,改为近两百郡,裁减了三分之一。裁掉一百多,当然是很大影响。如此一来,二十余省辖近两百郡,近两百郡辖一千二百余县,一个省辖 个郡,而一个郡辖六七个县,这种层层管辖的数目相对合理,既不太多,也不会太少。

朝廷一下子少了一百多个州郡,也减少了大量的开支,减少了大量的官吏,增强了官府的效律。最重要的一点,原来州的级别比较高,在设省前,州是地方最高级别设置,高等的州是三品。而如今的省级,实际上就是州一级,但当初考虑到省将是一个全新的组织结构,因此没有直接复郡,形成州郡县,而是在州上设省,如此一来,省州这两级都是高级地方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重返大隋》 最新章节第576章 裁撤,网址:https://wap.xoyo100.org/0/443/582_5.html

<